智慧水务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该项目的管理。关于系统的项目管理有很多专业性的书籍和成型的研究方法论,在此不一一赘述。这里要讲的是几点容易忽视的地方。
第一、功能需求不明确。
这是智慧水务管理项目的最大通病之一。需求来自于用户,但不仅仅来自于用户。大多数团队太过于依赖于用户所描述的需求,最终出成果的时候,导致用户不满意。
实施团队还感到特别的委屈,明明按照你的想法和思路来做的,为什么又不满意,用户太难弄了。其实不然,这是实施团队没有真正搞清楚用户的需求。每个用户对于自己的需求并不是十分的明确,特别是对软件、硬件这种系统性的东西。
所以,有时候,实施团队必须结合用户的需求(或是参考用户的需求),但主要还是要以自己的思想和思路为主,这样才不会导致失败。
第二、责任落实有待强化。
主要有负责不够、尽责不够、担当不够。虽然一个团队是小型化的,人数也不多,但还是存在层级。特别是与用户打交道的时候,层级就更多了。
关键就像是信号传递过程中的衰减,信息和指令在智慧水务的工作中层层递减的现象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有时候,管理和技术、产品和用户还存在两张皮的问题。
两者无法融合,对对方的业务范围认识不够,不足。本质上还是责任意识不强,没有发挥自己岗位的职责和担当。这样也容易导致项目出现问题。
第三、全程管控有待加强。
智慧水务的项目管理和其他项目管理不一样。粗放型管控的模式在其他项目上也许可以成功,但是在智慧水务的项目上一定不行。管理体系不健全、全过程管控不到位、无法发现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都是属于项目全程管控上的问题。
这时候,要发现一个解决一个,认真总结,举一反三。这里,产品质量控制上的QC方法很好用,可以借鉴引入。
总之,智慧水务的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不能随随便便的对待,也不能自以为是,认为用户不懂、不知情而胡作非为。
要想成功实施一项智慧水务的项目,实施团队和用户之间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实施团队内部必须有强有力的管理,实施团队对项目必须有强有力的管控,这才是一个智慧水务项目成果的基础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