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的水务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和管理红利。纵观我国智慧水务的发展历史,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0年前,这个阶段属于信息技术起步阶段。
2000年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应用还不广泛,互联网还属于少数人使用的工具,同样在水务行业也是如此。这个阶段的信息化主要集中在水务的生产领域,比如水厂。
这个阶段更多的是水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水厂还是手动状态,很多设备都是用简单的联动来控制的。PLC和SCADA系统的介入使水厂的信息化技术大幅提升。这个阶段PLC还是以国外的品牌为主,国内几乎没有自主开发的PLC,组态软件也是同样的情况。PLC的编程系统还是DOS系统,使用的调试笔记本还是DOS系统的东芝笔记本。现在看到都是十分的笨重,但是,毕竟使踏出了第一步。
第二阶段是2001年到2010年,这个阶段属于信息技术的普及阶段。
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十年,借此东风,智慧水务也开始发展起来。这个阶段水务企业开始逐步壮大,成立了集团公司。以前冠名以某某自来水公司的企业纷纷转身为某某水业集团、水务集团。水厂的生产工艺也发生了变化。原本的常规工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饮用水高品质的要求,深度处理技术开始粉墨登场。随着深度处理技术的出现,水厂的自动控制系统也开始复杂起来。PLC和组态软件的界面开始更加人性化,国产自主研发的PLC和组态软件也开始登录市场。
这个阶段,办公协同软件(OA),地理信息系统(GIS),SCADA系统,综合营帐系统等等综合性的信息系统开始出现。水务企业的主要收入均来自于一个信息系统(综合营收系统),信息技术让水务企业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这个阶段也有部分水务企业开始尝试搭建数据仓库和云计算平台。这在当时是十分超前的理念,比如杭州水务集团,在2004年就已经利用SAS系统搭建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抽取和数据分析,结合出现的变频系统开始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同时,杭州水务集团也在此时开始尝试云计算平台的研究,这已经大大领先于当时的互联网企业了。
第三阶段是2011年到2022年,这个阶段属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始进入快车道,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等均为智慧水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同时,智慧水务这个概念也开始提出。从此,智慧水务开始成为水务行业信息化的专有名词。而是和软件、硬件或自动有一点搭边的项目一律称之为智慧水务项目。
这个阶段,水务企业开始有了系统性智慧水务规划。信息系统不再是独立的数据孤岛,开始利用数据平台进行系统的统一。
这个阶段,水务企业数据标准开始提出,其中杭州水务在全国首次提出和实现了远传水表的标准传输协议,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兼容各品牌的智能水表集采平台。
这个阶段,水务企业开始建设大屏,BI,数据驾驶舱开始纷纷登场。数据治理开始重视,数据仓库和大数据的平台开始建立。
这个阶段,虚拟化技术普及,云计算平台成为标配。杭州水务又是全国第一家建立起水务专有云平台的企业,所有的信息化业务在2015年即实现了全面上云。
这个阶段,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被提上议程。在2016年,一大批水务企业因为网络安全问题受到了警告,这让大家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提高了重视。
第四阶段是2022年到未来,这个阶段属于信息技术的飞跃阶段。
对于未来,智慧水务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数字孪生、元宇宙会是这个时期的主流。数据治理将会在各个水务企业真正的用起来。数据会被水务企业真正重视起来。高质量的信息系统会逐步登场。智慧水务的未来一片美好。